青岛放生网

济南放生哪里比较好,济南多部门联手集中治理大明湖盲目放生

一、福州放生护生会如何加入

1、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,3月9日至5月8日,公安、城管执法、农业、民宗、园林等部门,将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内集中治理投放水生物以及排放污水、倾倒垃圾等行为。同时,我市还将修改相关法规,明确禁止到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放生。

2、治理行动(天下第一泉风景区)

3、集中治理时段3月9日(农历二月初3月23日(农历二月4月7日(农历三月初4月21日(农历三月日常治理

4、由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和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派出所负责,主要通过视频监控和巡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,届时,景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。如遇突发、应急事件,相关部门将及时给予支持和配合。

5、届时,公安、城管执法、农业、民宗、园林等部门将组成40余人的工作组,到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劝阻各类放生活动及污染水域行为,宣传生态保护和科学放生等知识。民宗部门还将核查参与放生的宗教组织人员身份,整治假借宗教名义的放生活动。

6、据悉,园林部门还积极和市法制办对接,争取早日将“禁止到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放生”写进《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管理的通告》。在引导民众到黄河等水域放生之外,农业部门每年开展的增殖放流行动也将允许民众参与,以满足部分市民的放生需求。

济南放生哪里比较好,济南多部门联手集中治理大明湖盲目放生

7、济南地区石窟、摩崖造像的风格特点及其源流初探

8、济南地处我国华北平原之南端,南依泰山,北临黄河,位于古代“四渎”之一的古济水南岸。由于其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,汉代以前,既饱受齐鲁文化的霑溉,又受到以泰山为中心的神秘文化与宗教的影响。十六国时期,在泰山之北,佛教也开始扎根传播。并且,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中,一度处于宗教文化的优势地位。济南一地也就成了泰山周围佛教文化的中心。留下了许多佛教文化遗迹。尤其是历经千余年,至今仍大体保存完好的石窟造像艺术,成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艺术的一笔珍贵遗产。

9、就现存遗迹来看,济南地区石窟艺术的发生,明显上接云冈、龙门石窟余绪,前后经历了北魏晚期至唐代中晚期的历史阶段。其中属于北朝时期的遗迹,集中于黄石崖、龙洞等处;属于隋代的遗迹,集中于玉函山、东佛峪和龙洞等处;而属于唐代的遗迹,则主要集中在神通寺遗址附近的千佛崖和灵鹫山。

10、与云冈、龙门、响堂等皇家开凿的石窟不同,济南地区的石窟造像规模都不大,并且多是些小龛和摩崖。从龛形、装饰到造像组合,又都表现出明显的简化趋势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的艺术价值偏低。相反,虽为地方性的小规模造像,它既与当时全国石窟造像的主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,又在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,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点。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。

二、天津小红鱼去哪里放生

1、济南地区石窟摩崖造像风格的演变

2、北朝石窟摩崖造像的风格特点

3、根据济南地区北朝石窟摩崖造像的分期,我们大体可将此期石窟摩崖造像的风格归纳为三个发展演变的阶段。

4、第一阶段,约在孝明帝正光四年至东魏以前(523一533年)。这是济南地区石窟造像的初始阶段。尽管是初始阶段,造像水平却并无幼稚之感。佛像皆着双领下垂袈裟右肩下一角绕左肘、僧祗支上系带垂袈裟外,胸下刻同心圆弧纹,下裾长垂,并作八字形外分。立佛上身后仰,下裾贴近壁面。菩萨一般内着两面坡式平领内衣,外着长袖衫,长裙拖地,肩下坡帛两角高高翘起,巾带在膝前交叉上卷。无论是佛还是菩萨,身体外形大体都呈上窄下宽的喇叭形,肩部瘦削,身体扁平,身态修长,明显可见“削为容仪”的作风,是南朝“秀骨清相”风格在北朝的再现。在雕刻技法上,往往多以直刀和斜刀,结合适当的圆刀,刻出两面坡形的袈裟衣纹,显得很厚重。以浅平阶梯式刻法刻佛菩萨裙裾,刀法雄健利落,雕刻风貌上具有朴素、厚重之感。但,佛菩萨的动态、外形以及多用直刀和斜刀的刻法,仍然不免使形象看上去显得有些呆板、缺乏生气。

5、第二阶段约当孝静帝天平初年前后至武定年间(534一550年)。这一阶段的造像,总体上仍沿着前一个阶段的风格发展,如佛像的外形仍然比较概括,前身仍趋于扁平,肩部大体上也仍然是比较瘦削,衣饰特点也与前阶段比较接近。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变化。如体态较以前宽厚,衣纹有所减少,雕刻变浅,下裾底边逐步转向平齐,垂纹圆润而有起伏。佛面型渐趋方长,而又有圆秀意,菩萨流行尖桃形项饰,露膊,身态较以前丰满圆润,克服了瘦长而又呆板的感觉。总之,这一阶段的造像,与前一阶段相比,显得更接近人世。

6、第三阶段:北齐至北周(551一580年)时期。这段时期石窟造像极少,目前只有莲花洞一处的一铺五尊像,据《五峰志》记载为北齐乾明元年造。仅从这铺造像上看,佛像面轮丰圆,表情和蔼慈祥,颈部较东魏时期为长,身体更有厚度,袈裟更轻薄贴体,衣纹稀少,下裾短齐,双膝部位出三角形褶襞;菩萨帔帛绕肩背,或在胸前穿环交叉,裙腰出褶,出现了长裙贴腿盖脚、身体略带欹斜的菩萨样式。罗汉袈裟基本上下等宽,上刻密褶,若出水之状。与前一时期相比,突出的转变是肌肤更加圆润。此外,佛座之下刻人面的做法,令人联想起在南响堂山第七窟南壁龛(北齐)佛座下出现的地神②;年老的弟子像胸前的圆弧纹与左肘之上重叠的衣角,也与南响堂第一窟中心柱正壁龛弟子像类似。但不论怎样说,主尊头梳螺髻、左肩下吊袈裟一角、悬裳饰同心圆弧纹和双膝之下出三角形褶襞的特点,都可见出有与四门塔内东魏造像③类似的痕迹。

7、隋代石窟摩崖造像的风格特点

8、第一阶段:开皇初年(581一588年),佛像绝大多数都是着U字形领的的通肩袈裟,前胸和两臂沿领口刻U字形浅平阶梯式衣纹,衣饰更薄,衣纹更浅,且排列有秩序,呈现出一种曲张的韵律美。这一阶段,佛像头顶作高高的肉髻,面部大体上偏于上宽下窄的方圆形,眉眼细长,直鼻、薄唇、方颐,表情端严而慈祥,颈细长,身体略微前倾,梯形悬裳之上刻以垂慢状纹饰,仍然带有一点北朝的流风余韵。然而肩部已经开始圆润,胸部较北齐时期挺阔,腹部有所前凸。但两臂较粗,显得有些僵硬。菩萨流行忍冬纹花蔓冠,长颈细腰,鼓腹挺胸,裙裾略呈喇叭形外张。有的帔帛自然垂于身体两侧,有的在腰间穿环交叉,基本上保持着以往的两边均齐对称的特点。身体中部明显比以前有了起伏,且比例匀称合度。

9、第二阶段:开皇中期(约588—593年前后),佛像基本上沿续前一阶段的样式,但面轮更趋于方圆,头部偏大,衣纹更简练,胸肩更圆挺、饱满,身体偏于矮壮,有向初唐风格过渡之意。但胸肩部位的过分夸张,有概念化的倾向。菩萨一方面装饰加多,表现在宝缯垂带长垂胸前,颈下饰多重璎珞项饰,且其上还缀有花饼和坠珠等,裙带、绅带繁复层叠,有浓郁的装饰趣味,给人以华丽、优美之感;另一方面,底边略呈喇叭形的大裙向直筒形演化。

10、第三阶段:开皇中晚期以后,佛头顶多作低平大肉髻,衣饰较以往写实,两臂弯曲较自然,腕部衣褶增多,从而克服了以前两臂处理上的僵硬感。另外还出现了云头形悬裳和圆弧形悬裳,以及左肩下吊袈裟一角等唐初流行的佛装样式,完全摆脱了北朝遗留风习。菩萨出现了花瓣纹宝冠,面部鼻子以上和鼻子以下明显表示出为两个不同的体面,两腮亦向外突起,身体各部分丰满而不臃肿,比例适度合宜,具有较真实的生命感。这一期菩萨在衣饰特点上不甚注重装饰,衣纹处理比较流畅自然。帔帛的搭法也出了新的变化,即在胸前绕成两道横向弧形,然后绕于肘外下垂,开启了唐代菩萨衣装样式的新风尚。


参考资料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